反差增強劑進行水斷試驗是先試驗還是先添加?
發布時間:2021-09-22 點擊次數:108次
在探傷工作中為了提高缺陷磁痕與工件表面顏色的對比度,探傷前可在工件表面上先涂上一層白色薄膜,即
反差增強劑,厚度約為25-45um然后磁化工件、噴灑黑磁粉,缺陷部位的表面磁粉就可清晰可見磁粉堆積指示。
反差劑具有顏色潔白、附和力強、氣味小、霧狀均勻、對磁粉顯示影響小等優點。磁粉探傷時,將本品噴涂在被檢工件表面,使之形成一層白色的覆蓋薄膜,既不影響靈敏度又能增強缺陷顯示的對比度。增強磁懸液的流動性,有效地控制漏檢和誤檢,提高工效,觀察更方便。
我們都知道,水斷(潤濕性能)試驗的目的是檢測工件表面預處理的效果,驗證磁懸液能否很好地潤濕工件表面。這里就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水斷試驗實施時機的問題,即是先進行水斷試驗再施加反差劑?還是先施加反差劑再進行水斷試驗?不同的水斷試驗實施時機對檢測結果的影響,還需要進行分析。
如果施加反差增強劑后再做水斷(潤濕性能)試驗,會帶來兩個方面的不利因素:
一是如果操作不當(比如施加后的反差劑不夠干燥、壓力過大等)水斷(潤濕性能)試驗時可能會沖涮掉白色涂層薄膜,而起不到增強對比度的效果;
二是表面因有涂層薄膜覆蓋,工件表面預處理效果往往達不到檢測的要求。
相反,如果做完水斷(潤濕性能)試驗后再施加反差增強劑,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:
一是能正確反映工件表面預處理后的潤濕效果;
二是施加反差劑后對工件進行磁化噴涂(澆涂)磁懸液實施檢測,能形成對比度較高的磁痕顯示,提高檢測靈敏度。
在操作過程中,需要注意的是:水斷(潤濕性能)試驗后要進行干燥處理(自然晾干或電吹風吹干),然后再施加反差劑操作,否則反差增強劑不能與工件表面很好貼合。